新生儿恶心吐奶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恶心吐奶可能由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胃肠功能紊乱、牛奶蛋白过敏、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少量多次喂养、药物治疗、更换配方奶粉、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喂养不当
新生儿胃容量小且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若单次喂养量过多、奶流速过快或喂养后立即平躺,容易导致胃内压增高引发吐奶。建议采用45度角斜抱姿势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使用防胀气奶瓶控制流速。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胃食管反流
生理性反流常见于3月龄内婴儿,与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有关,表现为进食后喷射性吐奶伴哭闹。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保护胃黏膜,或西甲硅油乳剂减少气体产生。睡眠时保持头高脚低体位,将婴儿床倾斜15度角有助于缓解症状。
3、胃肠功能紊乱
肠道菌群失衡或受凉可能引发胃肠蠕动异常,出现吐奶伴腹胀、肠鸣音亢进。可尝试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排气。注意腹部保暖,使用40℃左右温水袋热敷脐周区域,每次不超过10分钟。
4、牛奶蛋白过敏
配方奶喂养婴儿可能出现呕吐伴湿疹、血便等过敏症状。需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母乳喂养母亲应严格回避牛奶及制品。严重过敏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抗过敏治疗,并监测生长发育曲线。
5、感染性疾病
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引起呕吐伴随发热、腹泻,需警惕脱水风险。应及时就医进行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避免强制进食,待呕吐缓解后从少量米汤开始逐步恢复喂养。
家长需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吐奶后及时清理口腔防止误吸。母乳喂养者注意乳头清洁,配方奶喂养需严格消毒奶具。若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带血或胆汁、体重不增等情况,应立即就诊儿科消化专科。日常可进行婴儿抚触促进胃肠蠕动,喂养间隔适当增加俯卧抬头训练以增强腹肌力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56万次播放
4.32万次播放
4.12万次播放
4.41万次播放
4.6万次播放
4.0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