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乏力、体重下降、皮肤色素沉着、低血压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能由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改善。
1、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
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肾上腺皮质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色素沉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上需长期使用氢化可的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患者需定期复查皮质醇水平,避免感染等应激情况诱发肾上腺危象。
2、结核感染
肾上腺结核可导致肾上腺组织破坏,引起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多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确诊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肾上腺CT等检查。治疗需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泼尼松龙片、氟氢可的松片等药物,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患者需保证营养摄入,避免过度劳累。
3、肿瘤转移
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转移至肾上腺可引起皮质功能减退,通常伴有原发肿瘤症状如咳嗽、胸痛等。治疗需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放化疗,同时使用地塞米松片等激素替代。需注意化疗药物与激素的协同作用,定期评估肾上腺功能。患者出现严重乏力时应卧床休息。
4、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使用超过数周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为停药后乏力、低血压等。治疗需逐步递减激素用量,必要时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注射液帮助功能恢复。患者不可擅自停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5、遗传代谢性疾病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遗传病可导致皮质激素合成障碍,多在新生儿期出现呕吐、脱水等肾上腺危象表现。治疗需终身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9α-氟氢可的松片等药物,根据生长发育阶段调整剂量。家长需学会识别危象先兆,随身携带应急激素注射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饮食应保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适量增加食盐摄入。外出时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病情和用药信息。出现发热、腹泻等应激情况时需及时增加激素剂量,必要时急诊就医。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和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56万次播放
3.23万次播放
3.5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