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一种由风湿热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主要表现为二尖瓣开放受限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该病可通过药物控制、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等方式干预,通常与链球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瓣膜结构改变等因素有关。
1、链球菌感染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风湿热的始发因素,反复感染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攻击心脏瓣膜。患者可能出现游走性关节痛、环形红斑等症状。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使用注射用苄星青霉素预防感染复发,慢性期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缓解炎症,严重者需联合泼尼松片控制免疫反应。
2、免疫反应异常
异常免疫应答导致瓣膜内皮损伤,引发胶原纤维增生和钙化沉积。患者常伴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需监测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急性期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稳定期建议定期复查心脏超声,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
3、瓣膜结构改变
长期炎症使二尖瓣叶增厚粘连,瓣口面积缩小至1.5平方厘米以下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轻度狭窄可服用呋塞米片减轻肺淤血,中重度患者需考虑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瓣膜严重钙化者可能需行二尖瓣置换术。
4、血流动力学异常
左心房血液排出受阻导致压力升高,继而引发肺静脉高压和右心衰竭。典型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咯血。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合并房颤者可联合华法林钠片抗凝,必要时行左心耳封堵术。
5、继发器官损害
长期肺淤血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晚期出现肝淤血、下肢水肿。需定期评估心功能分级,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可使用西地那非片改善肺血管阻力,终末期患者可能需要心肺联合移植。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但需控制心率在靶心率的60%以下。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育龄期女性妊娠前需进行心功能评估。出现新发心悸、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时应及时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9578次播放
5337次播放
9132次播放
3162次播放
8953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