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怎么检查
消化道出血可通过胃镜检查、肠镜检查、胶囊内镜检查、血管造影检查和粪便隐血试验等方式检查。消化道出血可能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情况。胃镜检查能发现溃疡、炎症、肿瘤等出血原因,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或止血治疗。检查前需禁食禁水,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通常可以耐受。
2、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主要用于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可观察结肠和直肠的病变。肠镜检查能发现结肠息肉、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出血原因。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服用泻药清洁肠道。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腹胀感,但一般不会引起剧烈疼痛。
3、胶囊内镜检查
胶囊内镜检查适用于传统内镜难以到达的小肠出血。患者吞服带有摄像头的胶囊,胶囊在消化道内拍摄图像并传输到体外记录仪。胶囊内镜检查无创无痛,但无法进行活检或治疗。检查前需要禁食,检查后需注意观察胶囊是否排出体外。
4、血管造影检查
血管造影检查适用于活动性出血且其他检查未能明确出血部位的情况。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观察血管异常和出血点。血管造影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可能需要住院进行。检查过程中医生可同时进行栓塞治疗止血。
5、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简单的筛查方法,可检测消化道微量出血。检查前需避免食用红肉、某些蔬菜和药物,以免影响结果。隐血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但无法确定具体出血部位,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查前应遵医嘱做好各项准备,如禁食、肠道清洁等。检查后需注意观察有无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加重情况。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饮酒、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如有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