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症状主要有间歇性跛行、下肢发凉、皮肤苍白、麻木感和肌肉萎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下肢供血不足,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但及时识别有助于早期干预。
1、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行走时下肢肌肉疼痛、酸胀或无力,休息后可缓解。疼痛部位多在小腿,少数在大腿或臀部。症状与行走距离相关,行走距离越短,提示血管狭窄程度越重。患者可能因疼痛被迫停下休息,待疼痛缓解后继续行走。间歇性跛行需与腰椎疾病引起的下肢疼痛鉴别,后者休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
2、下肢发凉
下肢发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常见症状,患者自觉下肢温度低于对侧或上肢。发凉程度与动脉狭窄程度相关,狭窄越重,下肢温度越低。触摸患肢皮肤可感知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发凉在寒冷环境中加重,保暖后改善不明显。长期下肢发凉可能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
3、皮肤苍白
皮肤苍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体征之一,由于下肢供血不足导致皮肤颜色变浅。抬高患肢时苍白加重,下垂时可能转为暗红色。皮肤苍白多从足趾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伴随皮肤温度降低,毛发稀疏或脱落,指甲增厚变形。皮肤苍白需与贫血、雷诺现象等疾病相鉴别,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皮肤苍白多不对称,且伴有其他缺血症状。
4、麻木感
麻木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神经缺血表现,患者自觉下肢针刺感、蚁走感或感觉减退。麻木感多从足部开始,向上发展至小腿。长期麻木可能导致感觉异常,如触觉过敏或痛觉减退。麻木感在夜间或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不明显。需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鉴别,后者多为对称性,且伴有血糖异常。
5、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较晚出现的早期症状,由于长期缺血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表现为小腿肌肉体积减小,肌力下降,行走耐力降低。肌肉萎缩多从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伴随肌肉僵硬、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足下垂。肌肉萎缩需与神经源性肌萎缩鉴别,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肌肉萎缩多伴有其他缺血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被误认为衰老或劳累所致。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就医,通过踝肱指数、血管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应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适度运动促进侧支循环形成。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避免久坐或长时间站立。冬季注意下肢保暖,避免使用电热毯直接加热患肢。定期监测下肢动脉搏动和皮肤温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72万次播放
7.92万次播放
8.35万次播放
8.01万次播放
7.86万次播放
7.4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