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什么
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但不会导致皮肤或黏膜出现青紫症状的一类疾病,常见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这类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孕期感染、药物暴露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气短、易疲劳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1、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是左右心室之间的隔膜存在异常开口,血液从左心室向右心室分流。可能与孕期风疹病毒感染或染色体异常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严重时需行介入封堵术或外科修补术。
2、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间隔发育不全形成的通道,导致血液从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常见于孕期酒精接触或糖尿病母亲所生子女,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运动耐力下降。治疗可选用阿替洛尔片控制心率,部分患者需接受经导管封堵治疗。
3、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指胎儿期连接主动脉与肺动脉的血管未能正常闭合。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是主要风险因素,典型表现为心脏杂音和喂养困难。临床常用布洛芬混悬液促进导管闭合,无效时需行结扎手术。
4、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是肺动脉瓣膜增厚导致右心室排血受阻,与努南综合征等遗传病相关。轻度可能无症状,重度会出现晕厥和胸痛。医生可能开具普萘洛尔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中重度狭窄需行球囊扩张成形术。
5、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缩窄表现为主动脉局部狭窄,常合并特纳综合征。上肢高血压与下肢脉搏减弱是特征性表现,新生儿可能出现休克。治疗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外科手术或支架植入是根治方法。
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保持适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多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或胸痛加重应立即就诊。孕妇需做好产前筛查,避免接触致畸因素以降低胎儿发病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4万次播放
2.24万次播放
2.27万次播放
1.6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