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和体征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皮肤温度降低、皮肤颜色改变以及组织溃疡或坏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缺血的一种疾病。
1、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肌肉疼痛、痉挛或无力,休息后可缓解。疼痛部位通常在小腿,严重时可累及大腿或臀部。间歇性跛行的发生与下肢肌肉缺血有关,行走时肌肉耗氧量增加,但狭窄或闭塞的动脉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
2、静息痛
静息痛是疾病进展期的表现,患者在休息时也会出现下肢疼痛,尤其是夜间平卧时疼痛加重。静息痛通常位于足部或脚趾,提示下肢严重缺血。患者常需将下肢下垂以减轻疼痛,但长期下垂可能导致下肢水肿。
3、皮肤温度降低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常出现患肢皮肤温度降低,触摸时可感觉明显凉感。皮肤温度降低是由于动脉血流减少,导致组织供血不足。温度降低通常从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
4、皮肤颜色改变
患肢皮肤颜色可能呈现苍白或发绀,抬高下肢时苍白加重,下垂时可能出现淤血性发红。皮肤颜色改变与缺血程度相关,严重时可出现皮肤变薄、毛发脱落以及指甲增厚变形。
5、组织溃疡或坏疽
疾病晚期可能出现下肢组织溃疡或坏疽,通常始于足趾或足跟等远端部位。溃疡难以愈合,坏疽区域呈现黑色或深褐色,伴有剧烈疼痛或感觉丧失。组织溃疡或坏疽提示下肢严重缺血,需及时就医处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注意戒烟,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下肢受凉或外伤。适当进行步行锻炼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形成,但需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应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93万次播放
2.19万次播放
2.63万次播放
2.11万次播放
2.3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