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是什么
周围型肺癌是指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位于肺周边部位的恶性肿瘤,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亚型,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1、发病位置
周围型肺癌发生于肺的周边区域,远离主支气管和肺门结构,常见于肺野的外1/3带。肿瘤多呈孤立性结节或肿块,与中央型肺癌相比更易侵犯胸膜,但较少出现咳嗽、咯血等典型呼吸道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边缘分叶状或毛刺状阴影,部分病例伴有胸膜凹陷征。
2、病理类型
以腺癌最为多见,约占60%-70%,其次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和鳞癌。腺癌常表现为磨玻璃样结节,生长相对缓慢;细支气管肺泡癌具有沿肺泡壁生长的特性;鳞癌多与吸烟相关,易发生中央坏死。病理类型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
3、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随肿瘤增大可能出现胸痛、气促或痰中带血。部分患者以转移灶症状首诊,如骨痛、头痛或黄疸。肿瘤侵犯胸膜时可引起胸腔积液,压迫膈神经导致膈肌麻痹。约20%病例通过体检偶然发现,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
4、诊断方法
低剂量CT是筛查首选,可发现5毫米以上结节。增强CT能评估肿瘤血供和纵隔侵犯情况,PET-CT用于鉴别良恶性和分期。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率可达90%,支气管镜检查对周围型病灶检出率较低。肿瘤标志物如CEA、CYFRA21-1有辅助诊断价值。
5、治疗原则
早期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行肺段或楔形切除术。III期患者需新辅助化疗后手术,IV期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核心。EGFR突变阳性者首选奥希替尼片等靶向药,ALK重排可用克唑替尼胶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PD-L1高表达患者。
建议40岁以上吸烟人群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发现肺结节应定期随访。保持室内通风减少油烟暴露,避免接触石棉等致癌物。术后患者需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靶向治疗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出现持续胸痛、消瘦或咯血时需及时就诊,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1万次播放
3.77万次播放
3.68万次播放
3.51万次播放
3.76万次播放
3.15万次播放
4.0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