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术后为什么会得下肢深静脉血栓
肿瘤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与手术创伤、血液高凝状态、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的血管阻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症状。
1、手术创伤
肿瘤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系统。手术时间长、范围广的患者更易出现血管壁损伤,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核心。这类患者术后需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或华法林钠片抗凝,同时密切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改变。
2、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细胞可释放促凝物质,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部分化疗药物如顺铂注射液会进一步加重血液黏稠度。这种情况需定期检测D-二聚体,必要时使用利伐沙班片进行干预。
3、长期卧床
术后患者下肢肌肉泵作用减弱,血流速度显著减慢。超过3天未下床活动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概率明显增加。建议家属协助患者每日进行踝泵运动,必要时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血栓。
4、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用PICC导管或输液港可能直接损伤血管内膜,导管表面易形成纤维蛋白鞘。临床表现为置管侧上肢突发肿胀时,需立即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后使用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治疗。
5、合并基础疾病
术前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者,血管内皮功能已受损。这类患者术后发生血栓风险更高,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脉络舒通丸改善微循环。
肿瘤患者术后应早期进行床上踝关节屈伸运动,逐步过渡到床边站立。饮食上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适量食用深海鱼、西蓝花等抗炎食物。使用弹力袜期间注意观察皮肤状况,出现单侧肢体周径增大超过3厘米需立即就医。术后1个月内避免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直至病情稳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94万次播放
7.21万次播放
7.28万次播放
7.01万次播放
6.91万次播放
7.5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