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二指肠类癌
十二指肠类癌是一种起源于十二指肠黏膜内分泌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范畴,生长缓慢但具有潜在转移性。
1、病理特征
十二指肠类癌多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或水平部,肿瘤直径通常小于2厘米,显微镜下可见均匀排列的巢状或梁状细胞团。肿瘤细胞可分泌5-羟色胺、胃泌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部分病例伴随类癌综合征表现。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嗜铬粒蛋白A和突触素阳性表达是重要诊断依据。
2、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肿瘤增大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黑便或呕血等消化道出血表现。功能性肿瘤可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腹泻、皮肤潮红、支气管痉挛等类癌综合征。约20%病例因肿瘤压迫胆总管引发梗阻性黄疸,少数患者以转移灶症状为首发表现。
3、诊断方法
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肿瘤形态并获取活检标本,超声内镜有助于评估肿瘤浸润深度。24小时尿5-羟吲哚乙酸检测对功能性肿瘤诊断具有特异性,增强CT或MRI可判断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对寻找隐匿性原发灶和转移灶有重要价值。
4、治疗原则
局限性病变首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或外科局部切除术,肿瘤直径超过1厘米或浸润肌层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转移性病例可采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控制症状,靶向药物依维莫司可用于进展期肿瘤。肝转移灶可选择肝动脉栓塞、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
5、预后监测
完整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85%,伴有肝转移者降至50%。术后需定期复查血清嗜铬粒蛋白A水平及影像学检查,监测复发迹象。长期随访应注意心脏瓣膜病变等类癌综合征晚期并发症,避免进食含色氨酸丰富的食物诱发症状。
十二指肠类癌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术后早期需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减轻胃肠负担。日常注意观察排便颜色及腹部症状变化,按医嘱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康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042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