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有哪些类型
脊柱骨折主要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屈曲牵张性骨折、骨折脱位和病理性骨折五种类型。脊柱骨折可能与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疼痛、活动受限、神经损伤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
1、压缩性骨折
压缩性骨折多因垂直暴力导致椎体前柱受压塌陷,常见于胸腰椎交界处。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力即可诱发,表现为椎体高度降低但后壁完整。急性期需卧床制动,疼痛明显时可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者需行椎体成形术。康复期应加强钙剂与维生素D3补充,避免负重活动。
2、爆裂性骨折
爆裂性骨折由高能量创伤造成椎体四面受压碎裂,骨块可能突入椎管压迫脊髓。CT检查可见椎体后壁骨折,常合并神经功能障碍。稳定性骨折可采用支具固定,伴有神经损伤需紧急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术后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此类骨折易遗留慢性腰痛,需长期康复训练。
3、屈曲牵张性骨折
屈曲牵张性骨折多见于车祸安全带伤,椎体后部韧带复合体断裂导致脊柱三柱损伤。X线显示椎间隙增宽或棘突间距增大,属于不稳定骨折。通常需要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重建稳定性,术后配合依托考昔片控制炎症反应。患者需佩戴硬质支具3个月,避免脊柱旋转动作。
4、骨折脱位
骨折脱位是脊柱骨折中最严重的类型,椎体骨折同时伴有关节突交锁或椎间盘破裂。常见于颈椎挥鞭样损伤,可能造成完全性截瘫。需立即行颅骨牵引复位,后路减压融合术联合前路钢板固定。急性期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脊髓水肿,康复期需预防压疮和泌尿系感染。
5、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因肿瘤、感染等破坏椎体结构导致,轻微活动即可发生。转移瘤多见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表现为椎体溶骨性破坏伴病理性压缩。需原发病治疗联合椎体强化术,疼痛剧烈时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骨质疏松患者应定期监测骨密度,补充阿仑膦酸钠片抑制骨吸收。
脊柱骨折患者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康复期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动作。饮食需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避免弯腰提重物、突然扭转等危险动作,骨质疏松患者建议使用髋部保护器。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出现下肢麻木或二便失禁需立即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181次播放
5930次播放
7934次播放
2556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