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颤动怎么治疗
心室颤动可通过电除颤、药物治疗、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导管消融术、心肺复苏等方式治疗。心室颤动通常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病、药物中毒、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1、电除颤
电除颤是心室颤动的首选急救措施,通过释放电流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院外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院内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手动除颤仪。电除颤需在发作后尽早实施,延迟处理可能导致脑损伤或死亡。实施后需持续监测心律,防止复发。
2、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普罗帕酮片可用于辅助治疗。药物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离子通道抑制异常电活动。急性期多采用静脉给药,长期预防可口服用药。需注意药物可能引发低血压或新的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3、ICD植入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适用于反复发作的高危患者。该设备可实时监测心律,自动识别并终止室颤。ICD植入需通过手术将电极导线置于心脏,发生器埋于锁骨下。术后需定期随访检查设备功能,避免强磁场干扰。
4、导管消融
导管消融术通过射频能量破坏异常电信号起源点。适用于特定类型室颤如Brugada综合征或特发性室颤。手术经血管插入导管至心脏,标测系统定位病灶后消融。术后可能需继续服用抗凝药物,存在血管损伤或心脏穿孔等风险。
5、心肺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是抢救室颤的重要环节。立即进行胸外按压维持血液循环,配合人工呼吸保证氧供。急救时应避免中断按压,直至专业救援到达。公众掌握CPR技术可显著提高院外心脏骤停生存率,建议定期参加急救培训。
心室颤动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戒烟限酒控制基础疾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用药。建议家属学习急救技能,家中可配备AED设备。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变化。出现心悸、晕厥前兆需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05万次播放
4.72万次播放
4.19万次播放
4.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