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季节是什么时候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具体为3-6月及10-12月。该病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接触鼠类排泄物或气溶胶传播。
春季气温回升,鼠类活动频繁,繁殖加速,其排泄物污染环境的风险增加,同时人类户外劳作活动增多,易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黏膜接触病毒。秋季农作物收获时,鼠类向居民区迁移觅食,人与鼠类接触概率上升,且干燥气候利于病毒气溶胶传播。流行季节内需重点防范野外作业、粮仓管理、建筑工地等高风险场所的鼠类接触。汉坦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较长,早春和晚秋的温差变化也可能促进病毒传播。部分南方地区因气候温暖,全年均有散发病例报告,但高峰仍集中在春秋两季。
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需加强防鼠灭鼠措施,避免直接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野外作业时穿戴防护装备,保持居住环境清洁。若出现发热、头痛、眼眶痛、面部潮红等早期症状,尤其有鼠类接触史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暴露史。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预防手段,高危人群可在流行季节前咨询疾控部门进行免疫接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34万次播放
6.74万次播放
6.13万次播放
6.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