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放疗的早期并发症
宫颈癌放疗的早期并发症主要包括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骨髓抑制、皮肤反应和胃肠道反应。这些症状通常在放疗开始后1-2周内出现,多数患者表现为轻度不适,但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1、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放疗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泻、里急后重、黏液便或血便。直肠黏膜受辐射损伤后可能出现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形成溃疡。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保护肠黏膜,同时调整饮食为低渣流质食物。症状持续加重需联系医生评估是否暂停放疗。
2、放射性膀胱炎
放射性膀胱炎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及血尿。辐射导致膀胱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引发无菌性炎症。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稀释尿液,医生可能开具盐酸黄酮哌酯片或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缓解症状。出现严重血尿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3、骨髓抑制
放疗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或血红蛋白下降。每周需监测血常规,当白细胞低于3×10⁹/L时,医生会考虑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患者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口腔清洁,预防感染。血小板减少时需防止磕碰,出现皮下瘀斑或牙龈出血应及时就诊。
4、皮肤反应
照射区域皮肤可能出现红斑、脱屑、瘙痒或灼痛,严重者发生湿性脱皮。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和阳光直射。皮肤护理可遵医嘱使用放射防护喷剂或磺胺嘧啶银乳膏,禁止擅自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出现皮肤破损渗液需专业换药处理,防止继发感染。
5、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是常见放疗反应,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胃肠黏膜损伤有关。治疗前2小时避免进食,医生可能开具昂丹司琼片或甲氧氯普胺片控制症状。饮食宜少量多餐,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羹、藕粉等。持续呕吐导致脱水需静脉补液支持。
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但避免使用碱性洗剂。饮食需加强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配合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所有症状变化需及时与放疗团队沟通,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随访监测远期并发症。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耐受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1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