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乙状结肠癌Ⅰ期
乙状结肠癌Ⅰ期是指肿瘤局限于乙状结肠黏膜或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及周围组织的早期恶性肿瘤。主要特征包括肿瘤体积较小、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器官转移,预后相对较好。
乙状结肠癌Ⅰ期的肿瘤通常直径不超过2厘米,病灶边界清晰,浸润深度未突破黏膜下层。此时癌细胞尚未穿透肠壁肌层,也未侵入血管或淋巴管,因此发生扩散的概率较低。患者可能仅有轻微排便习惯改变或偶发便血,部分病例甚至无明显症状,常通过肠镜检查偶然发现。病理类型以高分化腺癌多见,恶性程度较低,手术完整切除后复发风险较小。
该分期需通过结肠镜检查取活检确诊,结合超声内镜或CT评估浸润深度。治疗以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为主,通常无须辅助化疗。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但需定期监测癌胚抗原水平和每6个月复查肠镜。若肿瘤存在脉管浸润、低分化等高风险因素,可能需考虑术后辅助化疗方案。
术后应保持低脂高膳食纤维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避免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并定期进行心理评估,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腹部CT。出现持续腹痛、便血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63万次播放
3.17万次播放
3.1万次播放
3.49万次播放
3.6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