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预防针后会发烧吗
小孩打预防针后可能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属于接种疫苗后的常见反应之一。疫苗引起的发热通常为低热,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在1-2天内自行缓解。发热可能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有关,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接种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后,部分儿童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常见于接种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等。发热多发生在接种后6-24小时,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接种部位红肿等轻微反应。此时可通过多饮水、减少衣物、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降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高热超过39摄氏度或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需警惕合并其他感染的可能。若出现精神萎靡、持续哭闹、抽搐、皮疹扩散等症状,可能与疫苗过敏反应或偶合其他疾病有关。接种疫苗后发热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咽痛、咳嗽、耳痛等伴随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中耳炎、肺炎等疾病。
建议家长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起止时间及最高温度。接种当天避免剧烈运动或洗澡,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若出现异常反应可联系接种单位咨询,必要时携带疫苗说明书及接种记录就诊。日常注意观察儿童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及二便情况,发热期间可准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89万次播放
6.61万次播放
6.3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