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包括哪些方面
口腔科主要包括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儿童口腔、口腔预防保健等方面。
1、牙体牙髓病
牙体牙髓病主要涉及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龋病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牙体硬组织破坏,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黑褐色龋洞。牙髓炎常由龋病发展而来,患者可能出现自发性疼痛、冷热刺激痛等症状。根尖周炎是牙髓炎症向根尖周围组织扩散所致,可能伴随牙龈肿胀、咬合痛等表现。治疗方式包括龋齿充填、根管治疗、嵌体修复等。
2、牙周病
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牙齿松动等症状。牙龈炎是牙周病的早期阶段,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引起。牙周炎则是炎症累及牙周支持组织,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治疗手段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牙周手术等。日常维护需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洁牙。
3、口腔黏膜病
口腔黏膜病涵盖口腔溃疡、扁平苔藓、白斑等疾病。口腔溃疡表现为黏膜表面圆形或椭圆形溃烂,伴有明显疼痛。扁平苔藓可见口腔黏膜白色网状或条纹状病变。白斑属于癌前病变,需密切观察。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用药、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卫生。
4、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主要处理智齿拔除、颌面部骨折、颌骨囊肿、口腔肿瘤等疾病。智齿阻生可能导致邻牙损害、冠周炎等问题。颌面部骨折常由外伤引起,需要复位固定。口腔肿瘤包括良恶性肿瘤,需通过活检明确性质。治疗方式涉及拔牙手术、骨折内固定、肿瘤切除等。
5、口腔修复
口腔修复包含固定义齿、活动义齿、种植义齿等修复方式。固定义齿通过烤瓷冠、全瓷冠等修复缺损牙体。活动义齿适用于多颗牙齿缺失患者,可自行摘戴。种植义齿是将人工牙根植入颌骨,再连接上部修复体。修复前需评估患者口腔条件,制定个性化方案。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对预防口腔疾病至关重要。建议每天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均衡饮食,控制糖分摄入,有助于维护口腔健康。出现口腔不适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31万次播放
9184次播放
9496次播放
1.19万次播放
1.5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