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烧伤后怎么处理
被烧伤后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涂抹药膏、包扎保护、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烧伤通常由高温、化学物质、电流、辐射等因素引起。
1、冷水冲洗
被烧伤后应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有助于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水温应保持在15-25摄氏度,避免使用冰水直接接触伤口。冲洗时注意水流不宜过急,防止对创面造成二次伤害。对于化学烧伤,持续冲洗时间需延长至30分钟以上。
2、消毒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去除污染物和坏死组织。避免使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消毒剂。小面积浅表烧伤可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大面积烧伤需由专业医护人员处理。操作前需洗净双手,使用无菌棉签轻柔擦拭。
3、涂抹药膏
浅二度烧伤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或湿润烧伤膏促进创面愈合。使用前需清洁创面,取适量药膏均匀涂抹于纱布再覆盖伤口。每日换药1-2次,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避免使用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可能加重组织损伤。
4、包扎保护
清洁消毒后使用无菌凡士林油纱和纱布包扎,保持创面湿润环境。包扎松紧适度,定期更换敷料。面部、会阴部等特殊部位可暴露治疗。水疱直径小于2厘米无须刺破,大于2厘米需由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抽吸疱液。
5、就医治疗
出现三度烧伤、烧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面部/手足/会阴部烧伤、化学/电击伤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深度烧伤可能需进行清创术、植皮手术等治疗,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伴有休克症状者需及时补液复苏,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
烧伤后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摄入,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避免阳光直射伤处,使用医用硅酮凝胶预防瘢痕增生。定期随访观察愈合情况,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时及时复诊。心理上需接受专业疏导,减轻创伤后应激反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51万次播放
4.54万次播放
4.99万次播放
4.8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