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炎与胃息肉的区别有哪些
胃窦炎与胃息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上。胃窦炎是胃窦黏膜的炎症反应,胃息肉则是胃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隆起性病变。
1、发病机制
胃窦炎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胆汁反流等因素相关,表现为胃酸分泌异常和黏膜防御功能下降。胃息肉的形成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或质子泵抑制剂长期使用有关,部分类型存在癌变风险。
2、病理特征
胃窦炎在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萎缩,病理检查显示炎性细胞浸润。胃息肉则表现为黏膜表面突起,根据组织学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腺瘤性息肉需警惕恶变倾向。
3、症状表现
胃窦炎常见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胃息肉多数无症状,较大息肉可能引起出血、梗阻,表现为黑便或呕吐。
4、诊断方法
两者均需胃镜确诊,胃窦炎需结合幽门螺杆菌检测。胃息肉需活检明确病理类型,超声内镜可评估基底浸润深度。
5、治疗原则
胃窦炎以抑酸护胃为主,常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合并感染者需克拉霉素片联合治疗。胃息肉较小者可观察,较大或腺瘤性息肉需内镜下切除,术后定期复查。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规律进食并控制烟酒。胃窦炎患者应遵医嘱完成抗感染疗程,胃息肉切除后需按计划随访胃镜。出现持续腹痛、体重下降或呕血时应及时就诊,两类疾病均需警惕癌变可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05万次播放
6.21万次播放
6.18万次播放
6.09万次播放
6.1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