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内镜下止血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脾切除术、门奇静脉断流术、肝移植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表现为呕血、黑便、休克等症状,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手术方式。
1、内镜下止血术
内镜下止血术是通过胃镜直接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的微创手术,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紧急处理。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术和组织胶注射术。套扎术通过橡皮圈结扎曲张静脉阻断血流,硬化剂注射术通过注射聚桂醇等药物使血管闭塞,组织胶注射术通过注射氰基丙烯酸酯类胶水快速封闭血管。术后需禁食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再出血和感染。
2、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通过介入技术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手术。该手术创伤小,适用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中度门静脉高压患者。术中在X线引导下经颈静脉穿刺建立肝内支架分流道,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防止分流道血栓形成。可能出现肝性脑病、支架狭窄等并发症,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分流道通畅情况。
3、脾切除术
脾切除术适用于合并脾功能亢进的肝硬化患者,通过切除肿大的脾脏减少血小板破坏和门静脉血流。手术可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方式,术中需同时结扎胃短静脉和胃后静脉。术后可能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抗凝药物。脾切除后患者免疫力下降,需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感染。
4、门奇静脉断流术
门奇静脉断流术是通过手术阻断门静脉与奇静脉之间的异常侧支循环降低食管胃底静脉压力的方法。常见术式包括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食管横断吻合术,适用于反复出血且肝功能较好的患者。手术需离断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和胃后静脉,术后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功能恶化。需配合饮食管理和药物控制门静脉压力。
5、肝移植术
肝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根本方法,适用于肝功能Child-Pugh C级且反复出血的患者。手术将病肝切除并植入健康供肝,可彻底解决门静脉高压问题。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并控制活动性出血,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可能出现胆道并发症、血管并发症和感染,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药浓度和影像学检查。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需严格遵循低盐软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预防肝性脑病。日常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规律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和腹部超声。出现呕血、黑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戒烟戒酒,遵医嘱按时服用降门脉压力药物和护肝药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08万次播放
6.38万次播放
7.0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