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怎么检查出来
输尿管结石可通过尿常规、B超、X线、CT、输尿管镜等方式检查出来。输尿管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
1、尿常规
尿常规是筛查输尿管结石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结晶等指标辅助判断。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可能导致镜下血尿,合并感染时可见脓细胞。尿pH值异常可能提示特定类型结石,如尿酸结石多见于酸性尿。该检查无需特殊准备,但需留取清洁中段尿以提高准确性。
2、B超
超声检查能发现输尿管上段和膀胱入口处的结石,典型表现为强回声伴后方声影。对于X线不显影的尿酸结石,B超具有独特优势。检查前需憋尿使膀胱充盈,有助于显示输尿管末端。但受肠气干扰可能影响中段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肥胖患者图像质量可能下降。
3、X线
腹部平片能显示90%以上的含钙结石,可初步确定结石大小、数量和位置。检查前需清洁肠道减少伪影,但孕妇禁用。需注意胱氨酸结石和尿酸结石可能不显影,需结合其他检查。动态静脉尿路造影还能评估肾功能和尿路梗阻程度,但需注射碘造影剂,过敏者慎用。
4、CT
CT尿路成像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金标准,能检出毫米级结石并精确定位,对阴性结石同样敏感。无需肠道准备,扫描时间短,可同时评估肾积水程度和周围组织情况。低剂量CT适用于复诊患者,但辐射量仍高于B超,儿童和孕妇应优先选择超声检查。
5、输尿管镜
输尿管镜可直接观察结石形态和输尿管病变,适用于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或准备手术的患者。检查需在麻醉下进行,可能发现微小结石、息肉或狭窄等继发病变。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感染,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
确诊输尿管结石后应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适当进行跳跃运动可能促进小结石排出,但剧烈疼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钙结石患者可正常补钙但限制钠盐,尿酸结石患者需减少嘌呤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情况,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别嘌醇片等药物预防复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39万次播放
2.39万次播放
2.7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