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过敏性紫癜有什么检查
腹型过敏性紫癜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及腹部超声等检查。腹型过敏性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胃肠道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需通过多项检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
1、血常规
血常规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贫血。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提示存在感染;部分患者可有血小板减少,但通常不低于正常值下限。血常规还能反映是否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辅助判断过敏反应程度。
2、尿常规
尿常规用于筛查肾脏受累情况。腹型过敏性紫癜可能合并紫癜性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尿。尿常规异常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肾功能,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肾脏超声,以评估肾脏损害程度。
3、便常规
便常规可检测消化道出血情况。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便潜血阳性或黑便。严重者可出现呕血或血便,需结合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程度。便常规还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症状。
4、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凝血功能通常正常,此项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或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引起的类似症状。
5、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可观察肠道壁水肿、肠套叠等病变。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或肠穿孔。超声检查无创、便捷,适合儿童及病情不稳定患者,必要时可进行CT或MRI进一步明确。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风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胃肠道负担。急性期应限制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及时发现肾脏损害。腹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解痉药物,但需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加重出血。症状加重或出现呕血、血便等需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71万次播放
6.57万次播放
6.74万次播放
6.86万次播放
6.2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