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内热发烧怎么退烧
宝宝内热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饮食、使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退烧。内热发烧可能与积食、感染、环境温度过高、穿衣过多、阴虚火旺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避免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可配合退热贴使用,每4小时更换一次。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湿度50%-60%。
2、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喂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6个月以下婴儿增加母乳喂养频次。观察尿量,每2小时应有1次排尿。可适量饮用西瓜汁、梨汁等清热生津的果汁,避免含糖饮料。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唇干燥、囟门凹陷时需立即就医。
3、调整饮食
暂停添加新辅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主食。适量食用冬瓜、丝瓜、白萝卜等清热食材,避免羊肉、桂圆等温补食物。哺乳期母亲需忌口辛辣油腻,可饮用菊花茶、金银花露。积食引起的发热可配合小儿推拿按摩腹部。
4、使用药物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中成药可选择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羚羊角口服液。禁止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用药间隔至少4小时。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
5、就医治疗
发热超过3天、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出现抽搐或皮疹时需及时就诊。血常规检查可明确细菌或病毒感染,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反复发热需排查川崎病、泌尿系感染等疾病,中医辨证属阴虚发热者可配合滋阴清热方剂。
家长需保持宝宝手脚温暖,避免捂热加重发热。每2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发热期间暂停疫苗接种,恢复后1周再补种。保持充足睡眠,夜间可调高头部体位。退热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食欲不振,无须强制进食,1-2天可自行恢复。如出现嗜睡、呼吸急促、皮肤瘀斑等异常表现应立即急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32万次播放
3.2万次播放
2.89万次播放
2.8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