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屈肌腱如何分区
手指屈肌腱根据解剖位置和功能特点分为5个区,从远端到近端依次为Ⅰ区远节指骨区、Ⅱ区鞘管区、Ⅲ区手掌区、Ⅳ区腕管区、Ⅴ区前臂区。不同分区的损伤处理原则和预后存在差异。
Ⅰ区位于远节指骨基底至指深屈肌腱止点之间,此区仅有指深屈肌腱通过,损伤后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屈曲功能障碍。Ⅱ区从掌指关节至中节指骨中部,包含指浅屈肌腱和指深屈肌腱,被纤维鞘管紧密包裹,血供较差,修复难度大且易发生粘连。Ⅲ区覆盖手掌部,肌腱周围有疏松结缔组织和腱周组织,修复后恢复较好。Ⅳ区为腕管区域,9条屈肌腱与正中神经共同通过狭窄的腕管,此区损伤可能合并神经受压症状。Ⅴ区位于前臂远端,肌腱被丰富的腱周组织包裹,修复后功能恢复通常较理想。
手指屈肌腱损伤后需根据分区选择治疗方案。Ⅰ区损伤可采用肌腱前移术或止点重建术。Ⅱ区损伤需精细修复腱鞘并早期功能锻炼防止粘连。Ⅲ区和Ⅴ区损伤可直接缝合修复,配合术后康复训练。Ⅳ区损伤需同时评估正中神经功能,必要时行腕管减压术。无论哪个分区损伤,术后均应遵循保护性活动原则,逐步恢复肌腱滑动度与手指关节活动范围,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修复失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75万次播放
6.84万次播放
7.12万次播放
7.0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