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如何锻炼腰背肌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通过桥式运动、小燕飞、平板支撑、游泳、五点支撑法等方式锻炼腰背肌。锻炼需在疼痛缓解期进行,避免急性期运动加重损伤。
1、桥式运动
仰卧位屈膝,双脚平踏床面,收缩臀部肌肉将骨盆抬离床面,保持肩髋膝呈直线。该动作能增强臀大肌和竖脊肌力量,减轻腰椎压力。每日练习2-3组,每组维持10-15秒,注意避免腰部代偿发力。
2、小燕飞
俯卧位同时抬起头部和下肢,仅腹部接触床面,模拟飞燕姿势。此动作主要强化竖脊肌和多裂肌,改善腰椎稳定性。初期可先进行上半身或下肢单侧抬起,适应后逐步增加幅度,每次保持5-8秒。
3、平板支撑
前臂和脚尖支撑身体,保持头肩髋踝成直线。能全面激活核心肌群,包括腹横肌和腰方肌。建议从30秒开始逐步延长时间,注意避免塌腰或臀部过高,椎间盘突出严重者需谨慎尝试。
4、游泳
蛙泳和仰泳最适宜,水的浮力可减少椎间盘压力,同时水的阻力能均衡锻炼腰背肌群。每周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避免蝶泳等需要腰部剧烈扭动的泳姿,水温建议保持在28-30℃。
5、五点支撑法
仰卧位以头、双肘和双足为支点,将腰背部抬离床面。该动作能增强腰背肌耐力,促进椎间盘营养渗透。抬起时配合呼气,维持3-5秒后缓慢放下,每日练习10-15次,椎体滑脱者禁用此法。
锻炼时应遵循无痛原则,出现放射性疼痛立即停止。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结合热敷和低频脉冲电刺激缓解肌肉紧张。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坐姿时使用腰椎靠垫维持生理曲度。日常可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西蓝花等,促进骨骼肌肉健康。若锻炼后症状加重或出现下肢麻木,需及时就医复查MRI。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54万次播放
3.09万次播放
2.7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