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常见发病原因是什么
抑郁症的常见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心理社会因素、躯体疾病以及药物因素等。
1、遗传因素
抑郁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病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共病率较高,提示遗传易感性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发现多个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相关,涉及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等。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
2、神经生化异常
抑郁症患者常存在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调,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递质水平降低或受体敏感性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海马体积缩小等神经可塑性改变也与发病相关。这类患者可能需要神经递质调节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进行干预。
3、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慢性应激、童年期创伤经历、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等心理社会因素可能诱发抑郁症。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表观遗传修饰,导致个体对应激的易感性增加。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关系治疗等心理干预对此类原因导致的抑郁效果较好。
4、躯体疾病
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常共病抑郁症状。这些疾病可能通过炎症因子释放、代谢紊乱等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临床常见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发抑郁时,需同时治疗原发病和使用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片。
5、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干扰素、部分抗高血压药等可能诱发药源性抑郁。药物通过干扰神经递质代谢或直接神经毒性作用导致抑郁症状。出现此类情况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可联用氢溴酸西酞普兰胶囊等抗抑郁药。
抑郁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饮食上可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减少精制糖摄入。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培养兴趣爱好也有助于病情恢复。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念头时,须立即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381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