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潜血是怎么引起的
尿潜血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尿常规检查、泌尿系统超声、膀胱镜等方式确诊。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泌尿系统感染
细菌侵入尿道、膀胱等部位引发炎症时,可能导致黏膜充血破损,红细胞进入尿液形成潜血。常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多伴随尿频尿急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抗感染治疗,同时需增加每日饮水量。
2、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过程中划伤尿路黏膜,会引起机械性出血。典型表现为突发腰部绞痛伴血尿。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服用排石颗粒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3、肾炎
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时,红细胞可漏出至尿液中。IgA肾病等肾小球疾病常见无症状性血尿,可能伴随蛋白尿。需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常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黄葵胶囊等药物控制免疫反应。
4、泌尿系统肿瘤
膀胱癌、肾盂癌等肿瘤组织坏死或浸润血管时,可导致无痛性肉眼血尿。中老年吸烟者需警惕,应进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及CT尿路成像。早期肿瘤可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晚期需联合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注射液。
5、剧烈运动
马拉松等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暂时性损伤,引发运动性血尿。通常24-48小时内自行消失,无须特殊处理。建议运动前后充分补水,避免长时间憋尿,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
发现尿潜血阳性时应避免恐慌,但需重视持续存在的潜血现象。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减少高盐高嘌呤饮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女性应避开月经期复查尿常规,男性50岁以上建议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若伴随水肿、高血压或尿量减少,应立即就诊肾内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31万次播放
6665次播放
1.11万次播放
1.07万次播放
1.32万次播放
627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