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过敏反应有哪几种
输液过敏反应主要包括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药物热、血清病样反应等类型。过敏反应可能由药物成分、个体体质、输液速度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停止输液并就医处理。
1、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最严重的输液过敏反应,通常在输液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发生。患者可能出现血压骤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与组胺大量释放导致血管扩张有关。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抢救,同时静脉输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抢救过程中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监测生命体征。
2、荨麻疹
荨麻疹表现为皮肤突发红色风团伴瘙痒,可能与输液中抗生素或造影剂等成分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轻症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中重度需肌注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严重者联合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出现该反应时应调慢滴速并密切监测皮肤变化。
3、血管性水肿
血管性水肿常见于眼睑、口唇等疏松组织肿胀,通常与缓激肽异常释放相关。患者可能伴有喉咙紧缩感,需警惕气道阻塞风险。治疗可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必要时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
4、药物热
药物热多在输液后24-48小时出现体温升高,常伴寒战头痛,与药物致热原或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需停用可疑药物并物理降温,严重者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该反应需与感染性发热鉴别,必要时进行血常规检查。
5、血清病样反应
血清病样反应表现为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多在用药后1-2周出现,与Ⅲ型变态反应相关。可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抗过敏,关节症状明显时加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严重病例需短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片。该反应具有迟发性特征,易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
输液过程中如出现皮肤瘙痒、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过敏体质者输液前应详细告知药物过敏史,必要时进行皮试。日常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家中常备抗组胺药物,但严重过敏反应必须及时就医。输液后建议观察30分钟再离开医疗机构,期间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可显著降低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28万次播放
4.7万次播放
5.26万次播放
5.18万次播放
4.9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