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鹿茸有什么副作用
鹿茸可能引起口干舌燥、鼻出血、心悸等副作用,过量服用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或胃肠不适。鹿茸是梅花鹿或马鹿的幼角,具有温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上火反应
鹿茸性温,体质偏热者服用后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长期过量服用可能诱发口腔溃疡、便秘等。阴虚火旺人群应避免使用,必要时可搭配麦冬、石斛等滋阴药材中和药性。
2、出血倾向
鹿茸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者需特别注意,合并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手术前后两周应停用。
3、心血管反应
部分人群服用后会出现心悸、血压波动等反应,与鹿茸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关。高血压患者使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等降压药时,需监测血压变化。冠心病急性发作期禁用。
4、消化系统不适
空腹服用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恶心、腹胀或腹泻。建议餐后服用,或搭配山药、茯苓等健脾药材。胃炎患者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缓解症状期间,应暂停鹿茸进补。
5、过敏反应
少数人对动物源性成分过敏,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甚至呼吸困难。首次服用应小剂量测试,过敏体质者慎用。发生过敏时可使用氯雷他定片进行抗过敏治疗。
服用鹿茸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作息规律。出现明显副作用时立即停用并就医,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须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炮制的鹿茸制品,每日用量不超过3克,连续服用两周后需间隔一周再继续。阳虚体质者冬季进补效果更佳,夏季应减量或暂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59万次播放
7.64万次播放
7.09万次播放
7.58万次播放
7.4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