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体发热怎么回事
宝宝身体发热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中暑、环境温度过高、接种疫苗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日常护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
1、感染因素
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都可能导致宝宝发热。比如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可能与宝宝接触了携带病毒的人有关。症状通常有咳嗽、流涕、打喷嚏等。治疗上,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利巴韦林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若感染未得到控制,可能引发支气管炎等疾病,此时咳嗽症状会加重,还可能伴有咳痰。
2、自身免疫问题
宝宝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可能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发热。例如川崎病,可能与感染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症状表现为持续发热、眼睛充血、口唇干红、杨梅舌等。治疗一般会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丙种球蛋白、双嘧达莫片等药物。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引发心血管并发症。
3、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宝宝散热困难,容易中暑发热。比如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的室内或户外活动时间过长。症状有口渴、多汗、头晕等。发现宝宝中暑,要尽快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也可适量饮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缓解症状。若中暑严重,可能出现昏迷等情况。
4、环境温度过高
如果宝宝所处环境温度过高,比如穿衣过多、室内温度过高,身体散热不及时就会发热。一般宝宝精神状态较好,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此时可适当减少宝宝衣物,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在24 - 26摄氏度左右,通过开窗通风等方式改善室内环境。通常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若持续处于高温环境,体温可能进一步升高。
5、接种疫苗
宝宝接种疫苗后,身体可能出现免疫反应,从而引起发热。这是比较常见的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一般发热程度较轻,多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出现,可能伴有轻微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适当多喝水、多休息即可。若发热超过38.5摄氏度,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退热。
当宝宝身体发热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情况。让宝宝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提供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泥等,多给宝宝喝水,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若宝宝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精神萎靡、抽搐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01万次播放
1.2万次播放
1.17万次播放
1.58万次播放
1.44万次播放
1.2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哪些原因会导致白血球高
- 2 血压高降不下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3 血压高会导致流鼻血吗
- 4 40岁血压多少正常
- 5 黄金微针后皮肤越来越差是什么原
- 6 缬沙坦是长效降压药吗
- 7 晚上血压高了怎么办
- 8 突然血压高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