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月的幼儿指甲有白点怎么回事
18个月的幼儿指甲有白点,可能由营养缺乏、外伤、寄生虫感染、甲癣、贫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相应方式改善。
1、营养缺乏
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需求较高。若日常饮食中缺乏钙、锌等微量元素,或维生素摄入不足,可能影响指甲正常生长,出现白点。比如钙是维持指甲硬度和韧性的重要元素,缺乏时指甲可能变得脆弱易出现白点。建议家长保证幼儿饮食多样化,适当增加富含钙、锌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若怀疑营养缺乏严重,需及时就医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相应营养剂。
2、外伤
幼儿活泼好动,指甲容易受到碰撞、挤压等外伤。当指甲根部的甲母质受到损伤,会影响指甲的正常生长,导致白点出现。比如玩耍时不小心撞到桌子等情况。家长要注意看护幼儿,减少指甲受伤几率。若指甲受伤,要及时清洁消毒伤口,避免感染。一般轻微外伤导致的白点,随着指甲生长会逐渐消失。
3、寄生虫感染
幼儿卫生意识较差,若不注意手部卫生,容易感染寄生虫,如蛔虫等。寄生虫在体内会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反映在指甲上出现白点。同时可能伴有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家长需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若怀疑有寄生虫感染,应带幼儿就医,进行粪便检查,确诊后遵医嘱使用驱虫药物治疗。
4、甲癣
甲癣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幼儿可能通过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感染后指甲会出现白点、变色、增厚等症状。比如接触了患有灰指甲的家人的物品。家长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若发现幼儿指甲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外用阿莫罗芬搽剂等。
5、贫血
幼儿贫血时,身体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会受到影响,指甲也可能出现白点。常见的缺铁性贫血,除了指甲白点,还可能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家长可给幼儿适当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若怀疑贫血,需带幼儿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贫血类型和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幼儿的饮食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各类蔬菜水果等。同时,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接触不卫生的物品。还要注意观察幼儿指甲的变化,若白点持续不消失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指甲变形、脱落,或幼儿出现发热、哭闹不止等情况,应及时带幼儿前往医院就诊,以便明确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77万次播放
7.26万次播放
7.36万次播放
7.43万次播放
8.03万次播放
7.8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