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的作用及功能及副作用
维生素B12是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和红细胞生成的关键营养素,主要功能包括参与DNA合成、预防恶性贫血及调节神经系统,长期过量补充可能引发头痛、腹泻等副作用。维生素B12的作用及功能主要有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维持髓鞘形成、促进红细胞成熟、支持能量代谢及调节免疫功能,其副作用多与过量摄入相关。
1、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
维生素B12作为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帮助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甲硫氨酸,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可改善这一指标。缺乏时可能引发同型半胱氨酸蓄积,需通过血清维生素B12检测评估状态。
2、维持髓鞘形成
维生素B12参与神经髓鞘的合成与修复,缺乏会导致髓鞘变性,出现四肢麻木、刺痛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严重缺乏可能引发亚急性联合变性,表现为步态不稳和深感觉障碍。神经功能损伤需通过肌电图和维生素B12检测确诊。
3、促进红细胞成熟
维生素B12与叶酸协同促进红细胞前体细胞DNA合成,缺乏时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表现为乏力、苍白等。恶性贫血患者因内因子缺乏影响维生素B12吸收,需定期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或服用甲钴胺片维持治疗。
4、支持能量代谢
作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的辅因子,维生素B12参与线粒体内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帮助三磷酸腺苷生成。缺乏时可能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非特异性症状,可通过口服氰钴胺片或腺苷钴胺片补充。
5、调节免疫功能
维生素B12影响T淋巴细胞增殖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缺乏者易发生感染。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常合并维生素B12缺乏,需监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治疗可选用羟钴胺注射液,但需注意可能引发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日常饮食中动物肝脏、鱼类、蛋奶制品富含维生素B12,素食者建议选择强化食品或补充剂。出现疑似缺乏症状时应先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及甲基丙二酸水平,避免盲目大剂量补充。注射用维生素B12制剂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口服补充时优先选择活性形式的甲钴胺或腺苷钴胺。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二甲双胍者应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充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36万次播放 2025-06-27
8.1万次播放 2025-06-27
7.63万次播放 2025-06-27
8.11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