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和糜烂有什么区别
溃疡和糜烂是两种不同的黏膜损伤表现,主要区别在于损伤深度和病理特征。溃疡是黏膜全层缺损,可能累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糜烂则是浅表性损伤,仅涉及黏膜上皮层或固有层浅部。
1、损伤深度
溃疡的病变深度超过黏膜肌层,形成凹陷性创面,基底可见肉芽组织或坏死物。常见于胃溃疡、口腔溃疡等慢性病变,愈合后可能遗留瘢痕。糜烂仅破坏黏膜表层,未穿透黏膜肌层,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或浅表缺损,如急性胃炎黏膜糜烂,愈合后通常无瘢痕形成。
2、病理特征
溃疡镜下可见四层典型结构:炎性渗出层、坏死组织层、肉芽组织层和纤维瘢痕层,多伴有血管损伤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糜烂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脱落、血管扩张和急性炎症反应,基底保持完整,常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3、临床表现
溃疡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局限性疼痛,如胃溃疡的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空腹痛,可能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糜烂常引起黏膜刺激症状,如胃糜烂的烧灼感、口腔糜烂的触痛,出血量一般较少,多为渗血。
4、病因机制
溃疡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胃酸分泌异常等慢性因素相关。糜烂更多见于急性刺激,如酒精、强酸强碱腐蚀,或应激性黏膜病变,病程较短。
5、治疗差异
溃疡需规范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联合用药,疗程较长。糜烂以去除诱因和保护黏膜为主,可选用硫糖铝混悬凝胶、瑞巴派特片等黏膜保护剂,通常1-2周可愈。
日常需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饮食。溃疡患者应定期胃镜复查,糜烂患者消除诱因后大多预后良好。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或持续腹痛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或病理检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85万次播放 2025-06-27
7.41万次播放 2025-06-27
7.29万次播放 2025-06-27
6.97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胎儿颈部透明层正常值
- 2 脸上的痣越来越大是什么原因
- 3 白带增多是月经前兆吗
- 4 癫痫病手术方法是什么
- 5 肋间神经疼吃什么药
- 6 视神经炎一定会失明吗
- 7 宝宝没精神一直想睡觉怎么回事
- 8 腰部长带状疱疹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