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呕吐是什么原因
小儿发烧呕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脑膜炎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饮食不当
儿童进食生冷、变质或过量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非感染性胃肠功能紊乱。典型表现为低热伴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家长需暂停固体喂养,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用温热毛巾敷腹部缓解痉挛。若6小时内呕吐持续或出现脱水症状需就医。
2、胃肠型感冒
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发热38℃左右伴喷射状呕吐,可能合并腹痛腹泻。家长应保持患儿侧卧防呛咳,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该病具有传染性需隔离护理。
3、急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特征为高热39℃以上伴随频繁水样呕吐,易引发电解质紊乱。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家长需记录呕吐频率及尿量,呕吐物带血丝或呈咖啡渣样需急诊处理。
4、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引发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骤起高热、反复呕吐伴里急后重。需医生确诊后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呕吐严重者可能需静脉补液。家长护理时需严格消毒患儿衣物及排泄物,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5、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可表现为发热呕吐伴精神萎靡,随后出现颈项强直、前囟膨隆等特征。该病需急诊进行腰椎穿刺确诊,住院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家长若发现患儿呕吐呈喷射状且伴随意识改变,须立即送医不可延误。
患儿发病期间家长应保持环境安静通风,呕吐后使用温水清洁口腔。饮食从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开始,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每2小时监测体温,发热时减少衣物包裹,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恢复期注意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82万次播放 2025-06-27
2.46万次播放 2025-06-27
2.79万次播放 2025-06-27
1.92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