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症有哪些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石街形成、肾绞痛、肾功能损伤等。
1、出血
体外冲击波碎石过程中可能造成泌尿系统黏膜损伤,表现为血尿。多数患者出血量较少,呈淡红色尿液,通常在术后1-2天内自行消失。严重者可出现持续性肉眼血尿,需通过止血药物或介入治疗处理。高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及结石体积较大者更易发生。
2、感染
结石碎裂后可能释放细菌导致尿路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寒战、排尿灼痛等。术前存在尿路感染未控制、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风险较高。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并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可能进展为脓毒血症。
3、石街形成
碎石颗粒在输尿管内堆积形成梗阻,引发剧烈腰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好发于输尿管狭窄或结石体积较大的患者。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药物排石或再次冲击波碎石处理,严重梗阻需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4、肾绞痛
碎石移动刺激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所致,表现为突发性侧腹部刀割样疼痛。通常使用解痉止痛药物缓解,如双氯芬酸钠栓剂、山莨菪碱注射液等。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有助于减少发作频率。
5、肾功能损伤
冲击波能量可能造成肾实质微小损伤,多数为可逆性。表现为短暂性血肌酐升高,罕见情况下可导致肾萎缩。原有慢性肾病、孤立肾或多次接受碎石治疗者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
术后应保持每日3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残石排出,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继发出血。饮食需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等,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帮助尿液碱化。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血尿或无法缓解的疼痛时需立即复诊。定期进行超声复查可及时发现石街形成等迟发性并发症,术后1个月建议复查尿常规及泌尿系影像学检查评估碎石效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81万次播放 2025-06-27
3.37万次播放 2025-06-27
3.58万次播放 2025-06-27
3.01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