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岛素相关并发症
注射胰岛素可能引起低血糖、皮下脂肪增生、过敏反应、注射部位感染、视力模糊等并发症。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但使用不当或个体差异可能导致不良反应,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并掌握正确注射技术。
1、低血糖
胰岛素过量或未及时进食易引发低血糖,表现为心悸、出汗、颤抖甚至昏迷。建议随身携带糖果应急,定期监测血糖,避免空腹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可减少低血糖风险。出现症状时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严重者需静脉注射葡萄糖。
2、皮下脂肪增生
长期同一部位注射可能导致脂肪组织增生或萎缩,影响胰岛素吸收。需轮换注射部位,每次间隔至少1厘米。使用超细针头可降低发生率,推荐腹部、大腿外侧等脂肪较厚区域交替注射。重组人胰岛素较动物胰岛素更少引发此类问题。
3、过敏反应
极少数患者对胰岛素成分过敏,出现局部红肿瘙痒或全身荨麻疹。人胰岛素过敏概率低于动物胰岛素,严重过敏需换用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轻度反应可局部冷敷观察,全身症状需及时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
4、注射部位感染
消毒不彻底或重复使用针头可能引发皮肤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每次注射前需酒精消毒皮肤,针头一次性使用。发生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化脓需就医引流。预填充式胰岛素笔比瓶装胰岛素更少污染风险。
5、视力模糊
血糖快速下降可能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通常2-8周可自行恢复,无需特殊治疗。控制血糖应循序渐进,避免骤降。使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可减少血糖波动,德谷胰岛素等超长效制剂也有助稳定血糖水平。
胰岛素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饮酒及剧烈运动后立即注射。注射部位应每日检查,出现硬结需暂停该区域注射。建议每3-6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定期评估注射技术。外出时携带糖尿病识别卡,使用胰岛素冷藏盒保存药品。合并肝肾疾病者需重新调整剂量,妊娠期应改用胰岛素类似物。任何异常反应均需及时与医生沟通,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42万次播放 2025-06-27
6.6万次播放 2025-06-27
6.68万次播放 2025-06-27
6万次播放 2025-06-27
6.86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