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缺钙是什么原因
经常缺钙可能与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胃肠吸收障碍、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针对性补充钙剂并治疗原发病。
1、钙摄入不足
日常饮食中乳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含钙食物摄入过少是常见原因。长期偏食、节食或特殊饮食习惯可能导致钙摄入量低于每日推荐量。建议增加牛奶、奶酪、豆腐、芝麻酱等高钙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钙补充剂。
2、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钙吸收,日照不足或肝肾疾病会影响其合成。表现为夜间小腿抽筋、骨骼疼痛,可通过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确诊。需增加户外活动,食用海鱼、蛋黄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3制剂。
3、胃肠吸收障碍
慢性胃炎、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会影响钙质吸收。这类患者常伴有腹胀、腹泻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可选用柠檬酸钙等易吸收的钙剂,避免与含草酸的蔬菜同食影响吸收。
4、激素水平异常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绝经后雌激素下降会打破钙磷代谢平衡。甲状旁腺激素不足时血钙降低,可能引发手足抽搐。需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如使用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或雌激素制剂,同时监测血钙浓度。
5、慢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疾病会导致钙流失增加。糖尿病患者尿钙排泄增多,肾病患者活性维生素D合成障碍。需控制基础疾病,肾病患者可选用醋酸钙等磷结合剂,同时限制高磷饮食。
预防缺钙需建立科学饮食习惯,每日保证300毫升乳制品摄入,适量食用虾皮、紫菜等富钙食材。建议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晒太阳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中老年人、孕妇等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检测骨密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若出现不明原因骨痛、频繁抽筋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甲状腺功能、肾功能等潜在疾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5万次播放 2025-06-27
6.97万次播放 2025-06-27
6.1万次播放 2025-06-27
6.91万次播放 2025-06-27
6.91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