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卵巢有什么变化
怀孕后卵巢会出现生理性增大、黄体持续存在、卵泡发育暂停等变化。这些变化主要由激素水平改变、妊娠需求增加、血流供应增多等因素引起。
1、生理性增大
妊娠期卵巢体积可增大至非孕期的2-3倍,主要由于黄体持续存在及间质水肿导致。孕早期卵巢增大较明显,随着妊娠进展可能逐渐回缩。增大的卵巢通常无临床症状,偶有轻微下腹坠胀感,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均匀增大但结构正常。
2、黄体持续存在
妊娠后卵巢黄体不会像月经周期中那样退化,而是转变为妊娠黄体并持续分泌孕激素。妊娠黄体可维持至孕12周左右,其分泌的孕酮对维持早期妊娠至关重要。若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早期流产,必要时需补充黄体酮类药物如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等。
3、卵泡发育暂停
妊娠期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垂体轴,使卵泡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卵泡发育暂停。这种生理性闭经状态可持续至分娩后,哺乳期可能延长该状态。产后卵巢功能恢复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非哺乳妇女在6-8周恢复排卵。
4、血流供应增多
妊娠期卵巢血流较非孕期增加,血管扩张明显。这种变化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有关,可能引起卵巢表面血管迂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卵巢动脉阻力指数降低,这种高灌注状态可能增加卵巢囊肿扭转的风险。
5、偶发病理性改变
少数孕妇可能出现黄体囊肿或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黄体囊肿多为单侧、囊性,直径通常小于5厘米,多数可自行消退。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见于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表现为卵巢显著增大伴腹水,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超声监测卵巢变化。日常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体位改变以防卵巢扭转,出现持续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有助于维持卵巢健康,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任何药物或补充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4万次播放 2025-06-27
7.35万次播放 2025-06-27
8.04万次播放 2025-06-27
7.63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