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血管炎算过敏吗
变应性血管炎属于过敏反应的一种特殊类型,但与传统过敏存在明显差异。变应性血管炎与过敏的区别主要涉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五个方面。
1、发病机制
变应性血管炎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由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小血管壁引发炎症。传统过敏多为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由IgE介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两者虽同属超敏反应,但参与的免疫细胞和分子机制完全不同。
2、临床表现
变应性血管炎典型表现为下肢紫癜样皮疹伴疼痛,严重时可累及关节、肾脏等器官。普通过敏常表现为荨麻疹、鼻炎或哮喘,起病急骤但较少造成血管损伤。血管炎的皮肤损害具有可触及性,这是与过敏性皮疹的重要鉴别点。
3、病理特征
病理活检显示变应性血管炎存在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过敏反应通常仅表现为组织水肿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不会造成血管结构的破坏性改变。
4、诊断标准
变应性血管炎需满足组织病理学证据和临床评分标准,如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分类标准。过敏诊断主要依靠过敏原检测和激发试验,实验室检查以血清IgE升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
5、治疗原则
变应性血管炎需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血管炎症,严重时需血浆置换。过敏治疗以抗组胺药和避免接触过敏原为主,仅严重过敏反应需要肾上腺素抢救。两者在药物选择和疗程上有本质区别。
日常管理中,变应性血管炎患者应注意记录皮疹变化和关节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和站立过久。饮食宜选择低敏食物,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血管修复。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十分必要,出现新发紫癜或血尿应及时复诊。过敏体质者需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但变应性血管炎患者切忌自行服用抗组胺药替代正规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56万次播放 2025-06-27
6.8万次播放 2025-06-27
7.11万次播放 2025-06-27
6.44万次播放 2025-06-27
6.74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