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怎么办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可通过补充钙质、增加维生素D摄入、适度运动、药物治疗、预防跌倒等方式改善。骨质疏松通常由年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营养不良、缺乏运动、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补充钙质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中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一定标准。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对于饮食摄入不足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碳酸钙、乳酸钙等钙补充剂。补钙需长期坚持,同时避免与影响钙吸收的食物同食。
2、增加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中老年人可通过适量晒太阳、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等获取。对于维生素D缺乏者,医生可能建议服用维生素D3补充剂。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有助于调整补充方案。
3、适度运动
负重运动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冲击性运动。运动应循序渐进,每周保持一定频率和强度。运动不仅能增强骨密度,还能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4、药物治疗
对于骨质疏松严重者,医生可能开具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抑制骨吸收药物。对于绝经后女性,可能使用雌激素调节剂如雷洛昔芬。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药物。所有药物都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5、预防跌倒
中老年人应重视居家环境安全,消除地面障碍物,保持照明充足。使用防滑垫、扶手等辅助设施。定期检查视力,选择合适的鞋子。必要时使用拐杖等助行器具。跌倒预防能有效降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
中老年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需要综合管理。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坚持规律运动,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锻炼方式。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骨质流失情况。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骨代谢。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变矮时应及时就医评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2025-06-27
7934次播放 2025-06-27
7934次播放 2025-06-27
7934次播放 2025-06-27
7934次播放 2025-06-27
7934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