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为什么要抽血检查
拔牙前抽血检查主要是为了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感染风险,确保手术安全。主要有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血糖检测、肝肾功能等项目。
1、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贫血患者可能耐受失血能力较差,感染患者需要先控制感染再拔牙,血小板减少可能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医生会根据结果调整拔牙方案或采取预防措施。
2、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止血能力。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牙后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需要提前采取止血措施或调整用药方案。
3、传染病筛查
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既是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措施,也能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对于传染病患者,需要采取特殊的消毒隔离措施,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4、血糖检测
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并增加感染风险。糖尿病患者拔牙前需要控制血糖在安全范围,术后可能需要调整降糖方案。未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也可通过此项检查被发现。
5、肝肾功能
肝脏疾病可能影响凝血因子合成,肾脏疾病可能影响药物代谢。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用量,并密切监测术后恢复情况。这些检查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拔牙前建议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饮酒和服用影响凝血的药物。术后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进食温凉软食,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需要拔除的牙齿,减少复杂拔牙的概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8万次播放 2025-06-27
4.6万次播放 2025-06-27
5.38万次播放 2025-06-27
4.72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