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理卫生知识主要包括经期护理、私处清洁、内衣选择、分泌物观察和疾病预防五个方面。
月经期间需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避免使用含香料产品。经血是细菌培养基,长时间不更换可能引发外阴炎。痛经时可热敷下腹部,严重者需就医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记录月经周期有助于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异常,正常周期为21-35天。
日常清洗用温水即可,阴道具有自洁功能,过度使用洗液会破坏酸碱平衡。小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大便后建议用清水冲洗。性行为后及时排尿可预防尿路感染,但避免阴道灌洗。出现瘙痒异味可能提示细菌性阴道病,需就医检测分泌物。
纯棉材质透气性优于化纤,浅色内衣便于观察分泌物异常。每天更换清洗,避免阴干滋生霉菌。经期可穿专用生理裤防侧漏,运动时选择无钢圈运动内衣。新内衣需清洗后再穿,残留甲醛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
正常白带呈蛋清状或乳白色,排卵期量多拉丝。黄色泡沫状提示滴虫性阴道炎,豆腐渣样为霉菌感染。绝经后异常出血需警惕子宫内膜癌。宫颈糜烂并非疾病,但合并接触性出血应做TCT检查。
每年妇科体检包括乳腺触诊、宫颈癌筛查和B超检查。接种HPV疫苗可预防70%宫颈癌,最佳年龄为9-45岁。尿路感染多发于性生活后,建议事后立即排尿。盆腔炎多由上行感染引起,避免经期同房。
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对女性健康至关重要。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有助于调节雌激素水平,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饮食上多摄入豆浆、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少食高糖食物预防霉菌滋生。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工作时每45分钟起身活动。心理压力会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月经,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调节。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就诊,不要自行用药掩盖病情。不同年龄段关注重点不同,青春期注意月经初潮管理,育龄期做好避孕措施,围绝经期关注骨质疏松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