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是怎么引起的
心肌梗塞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血液高凝状态、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溶栓、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抗凝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脂饮食、高血压等因素导致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使管腔狭窄。斑块破裂后暴露胶原纤维,激活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通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控制进展。
2、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血小板活化释放血栓素A2,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形成红色血栓完全堵塞血管。急性期需使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或行急诊PCI手术植入支架。患者常伴有濒死感、冷汗淋漓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3、血管痉挛:
吸烟、寒冷刺激等因素诱发冠状动脉平滑肌异常收缩,导致血管暂时性闭塞。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痉挛,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能预防发作。此类患者疼痛多发生于静息状态,心电图显示一过性ST段抬高。
4、血液高凝状态:
遗传性抗凝血酶缺乏或获得性因素如恶性肿瘤导致凝血功能亢进。需长期服用华法林等抗凝剂,监测INR值维持在2-3之间。此类患者可能反复发生血栓事件,需排查蛋白C/S缺乏等病因。
5、炎症反应:
巨细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血管壁炎症,促进斑块不稳定。CRP升高提示炎症活动,可考虑秋水仙碱抗炎治疗。川崎病等血管炎患者需警惕冠状动脉瘤继发梗塞。
心肌梗塞患者康复期需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5次30分钟有氧运动,靶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70%。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胸痛持续20分钟不缓解时立即呼叫急救。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急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和体征
- 2 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
- 3 急性心肌梗塞后遗症
- 4 急性心肌梗塞能活多久
- 5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必须放支架吗
- 6 急性心肌梗塞怎么引起的
- 7 急性心肌梗塞怎么办
- 8 急性心肌梗塞,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