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中医如何治疗
盆腔炎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常用方法有中药内服、外敷、针灸、艾灸和饮食调理。
1、中药内服:
根据证型选用方剂,湿热瘀结型可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气滞血瘀型适用少腹逐瘀汤,寒湿凝滞型常选温经汤。常用药材包括丹参、赤芍、败酱草等,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避免自行用药。
2、中药外敷:
将活血化瘀药物制成膏剂或散剂敷于下腹部,如金黄散、四黄膏等,通过皮肤吸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敷温度需控制在40℃左右,避免烫伤,月经期暂停使用。
3、针灸疗法:
选取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20-30分钟。针灸能调节任冲二脉,改善盆腔微循环,缓解下腹坠痛,建议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疗程。
4、艾灸调理:
对神阙、气海等穴位进行隔姜灸或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艾灸温通效应可化解寒湿瘀滞,特别适合伴有畏寒肢冷的慢性盆腔炎,注意防止艾灰脱落烫伤。
5、饮食调护:
急性期宜食马齿苋、冬瓜等清热利湿食材,慢性期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气血。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可配合玫瑰花、益母草等代茶饮辅助调理气机。
中医治疗期间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劳累和性生活。建议穿宽松棉质内裤,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适度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若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阴道异常出血应及时转西医抗感染治疗。慢性患者可每季度进行1-2周中药巩固调理,配合规律作息和情绪管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先天性幽门狭窄怎么办
先天性幽门狭窄怎么办: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也就是CHPS,它是由于幽门肌肥厚和水肿引起的输出道梗阻。本病多见于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以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有家族集中的倾向。...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消化性溃疡是目前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生和发展跟季节有一定的关系。目前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消化性溃疡的严重程度和具体位置。而且当溃疡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