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咳嗽应如何治疗
内伤咳嗽可通过辨证施治、中药调理、饮食调养、穴位疗法及情志调节等方式治疗。内伤咳嗽多由肺脾肾虚损、痰湿内阻、肝火犯肺等因素引起,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1、辨证施治:
需区分肺阴虚、痰湿蕴肺、肝火犯肺等证型。肺阴虚者可见干咳少痰、咽干盗汗,常用沙参麦冬汤;痰湿型多见咳痰白黏、胸闷,推荐二陈汤加减;肝火型表现为阵发性呛咳、胁痛,可选用黛蛤散合泻白散。建议经中医师脉诊后确定具体方剂。
2、中药调理:
常用润肺止咳的南北沙参、麦冬,化痰的半夏、陈皮,平肝的钩藤、青黛等。中成药如养阴清肺丸适用于阴虚咳嗽,橘红痰咳液针对痰湿咳嗽,需连续服用2-4周。慢性咳嗽患者可冬季服用膏方调理体质。
3、饮食调养:
肺阴虚者宜食银耳羹、百合粥;痰湿型应避免肥甘厚味,推荐薏苡仁山药粥;肝火旺盛者可用菊花决明子茶。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海鲜,烹调以蒸煮为主。每日少量多次饮用温蜂蜜水润喉。
4、穴位疗法:
肺俞穴、定喘穴艾灸适用于虚寒咳嗽,每次15分钟;痰多可按摩丰隆穴;肝火型按压太冲穴。三伏天贴敷肺俞、膻中等穴位能预防冬季发作。建议配合呼吸操锻炼膈肌功能。
5、情志调节:
长期焦虑易致肝郁化火加重咳嗽,可通过八段锦、冥想舒缓情绪。夜间咳嗽影响睡眠时,睡前热水泡脚配合涌泉穴按摩。建立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嗓。
内伤咳嗽患者需坚持三个月以上的综合调理,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肺功能,秋冬季佩戴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痰中带血或消瘦低热需警惕肺痨等器质性疾病,建议定期复查胸部CT。体质虚弱者可适当服用黄芪、太子参等药膳增强免疫力,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之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发炎引起咳嗽吃什么药
- 2 过敏性咳嗽为什么一直好不了
- 3 为什么一抽烟就会咳嗽
- 4 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咳嗽吗
- 5 每天早晨都会咳嗽怎么回事
- 6 怀孕咳嗽下面流的尿还是羊水
- 7 一咳嗽肚子两边疼
- 8 过敏性咳嗽忌吃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