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常见传播途径有哪几种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具体包括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输血或器官移植、职业暴露及母婴垂直传播。
1、性接触传播:
未使用安全套的阴道交、肛交或口交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病毒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中,黏膜破损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男男性行为者、多性伴侣群体感染概率更高。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80%以上传播风险。
2、血液传播: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最危险的血液传播行为,病毒通过残留血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非法采供血、使用未灭菌医疗器械、纹身穿耳等操作也可能导致传播。医务人员针刺伤等职业暴露需在72小时内启动阻断治疗。
3、母婴垂直传播:
感染孕妇未经干预时,病毒可通过胎盘、产道或母乳喂养传染给胎儿。实施抗病毒治疗、剖宫产及人工喂养可将传播率从45%降至2%以下。孕早期艾滋病筛查和规范产检至关重要。
4、医源性传播:
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制品或移植感染器官可导致传播。我国自2015年起已实现临床用血艾滋病核酸检测全覆盖,但窗口期感染风险仍存在。器官移植前需进行供体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
5、其他体液传播:
唾液、泪液等体液病毒载量极低,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拥抱等不会传播。但深吻伴口腔溃疡或牙龈出血可能存在理论风险。破损皮肤接触感染者血液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
预防艾滋病需建立安全性行为观念,避免共用注射器,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有创操作。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阻断药物可有效预防感染。感染者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可使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水平,基本消除传播风险。日常接触中不应歧视感染者,握手、共浴、蚊虫叮咬等行为均不会造成传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