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房颤消融手术
房颤消融手术是通过导管消融技术治疗心房颤动的微创介入方法,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两种方式。手术通过消除心脏异常电信号起源点或阻断异常传导路径,恢复窦性心律。
1、射频消融:
利用高频电流产生局部热量,使心肌组织发生可控性坏死。导管经血管抵达左心房,在肺静脉口周围形成环形损伤带,隔离异常电活动。该技术成熟度高,适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手术成功率约70%-80%。
2、冷冻消融:
通过液态氮气使导管头端温度降至-40℃以下,形成透壁性冷冻损伤。相比射频消融,冷冻球囊能更快速完成肺静脉隔离,操作时间缩短30%,但可能增加膈神经损伤风险。新型接触力感应导管可提升消融精准度。
3、适应症选择:
适用于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持续性房颤需综合评估心房大小及病程。合并严重瓣膜病、左心房血栓或未控制的心衰患者需优先处理原发病。
4、术前评估:
需完成经食道超声排除心房血栓,心脏CT重建三维解剖结构。动态心电图明确房颤负荷,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心肺功能。华法林需持续抗凝4周以上,新型口服抗凝药术前停药12-24小时。
5、术后管理:
术后需心电监护24小时观察房性心律失常。抗凝治疗维持2-3个月,直至确认窦性心律稳定。三个月内可能出现早期复发,与炎症反应相关,多数可自行缓解。建议术后3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疗效。
术后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多食用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可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训练。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戒烟限酒,咖啡因摄入每日不超过200毫克。定期监测脉搏,发现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或出现明显心悸时应及时复诊。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之后根据情况延长间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