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吗
骨折手术后肺部感染属于较常见的并发症,多数情况下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但高龄、基础疾病患者可能进展为重症肺炎。
1、危险因素:
术后卧床导致肺部分泌物淤积是主要诱因。骨折后疼痛限制深呼吸和咳嗽反射,痰液排出困难易滋生细菌。全麻气管插管可能损伤呼吸道黏膜,增加感染风险。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感染概率升高2-3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加重感染程度。
2、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低热37.5-38.5℃伴白色黏痰,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进展期出现高热>39℃、黄脓痰或血痰,动脉血氧饱和度降至90%以下。重症患者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机械通气支持。
3、诊断方法:
胸部X线可见斑片状浸润阴影,血常规显示白细胞>10×10⁹/L伴中性粒细胞升高。痰培养可明确病原体,常见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降钙素原检测>0.5ng/ml提示细菌感染。
4、治疗措施:
轻症选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二代头孢,重症需静脉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稀释痰液,每2小时协助翻身拍背。氧疗维持血氧>92%,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5、预防策略:
术前戒烟4周以上,指导深呼吸训练。术后6小时内开始床旁坐起,使用激励式肺量计锻炼。控制血糖在7-10mmol/L,每日进行四肢被动活动。高蛋白饮食配合维生素C补充增强免疫力。
术后每日保证2000ml饮水稀释痰液,优先选择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进行踝泵运动和腹式呼吸训练,每小时10次。保持病房湿度50%-60%,定期开窗通风。监测体温和痰液性状变化,出现气促或意识改变需立即通知医护。康复期可逐步过渡到轮椅活动,2周后根据恢复情况开始床边站立训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