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有什么区别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特点、症状表现、病因机制、治疗方式及预后五个方面。
1、发病特点:
急性胆囊炎起病急骤,多由胆囊管突然阻塞引发,病程通常在72小时内达到高峰。慢性胆囊炎则呈长期反复发作,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常由急性胆囊炎迁延不愈或胆囊结石长期刺激导致。
2、症状表现:
急性胆囊炎典型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绞痛伴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及墨菲征阳性。慢性胆囊炎症状相对隐匿,多为右上腹隐痛或饱胀感,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偶有嗳气、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表现。
3、病因机制:
急性胆囊炎90%以上由胆囊结石嵌顿引起,细菌感染多为继发性。慢性胆囊炎除结石因素外,胆囊排空功能障碍、胆汁成分异常等均可致病,病理上可见胆囊壁纤维化增厚。
4、治疗方式:
急性胆囊炎需急诊处理,轻症可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抗感染,重症需行胆囊造瘘术或急诊胆囊切除术。慢性胆囊炎以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无症状者可暂予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保守治疗。
5、预后差异:
急性胆囊炎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但延误处理可能引发胆囊穿孔、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慢性胆囊炎长期存在可能增加胆囊癌变风险,合并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胆囊坏疽等急症。
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每日食用油摄入控制在25克以内,优先选择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出现持续性腹痛或黄疸时应立即就医,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需长期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定期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患者尤为重要,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慢性胆囊炎症状及治疗
- 2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 3 慢性胆囊炎结石怎么消除
- 4 慢性胆囊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 5 胆囊结石引发慢性胆囊炎
- 6 慢性胆囊炎有几种类型
- 7 胆囊壁增厚就是慢性胆囊炎吗
- 8 慢性胆囊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