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上段结石梗阻伴肾积水
尿道上段结石梗阻伴肾积水通常由尿路结石、尿路狭窄、尿路感染、先天性畸形及肿瘤压迫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及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
1、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是尿道上段梗阻最常见的原因,结石移动至输尿管上段时可能造成机械性阻塞。患者可能出现腰部绞痛、血尿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结石大小选择药物排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直径大于6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手术干预。
2、尿路狭窄:
输尿管先天性狭窄或后天性瘢痕收缩可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这种情况可能伴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影像学检查可见明确狭窄段。轻度狭窄可通过输尿管扩张治疗,严重者需行狭窄段切除吻合术。
3、尿路感染:
长期慢性尿路感染可能引起输尿管黏膜水肿和炎性狭窄,加重梗阻程度。患者通常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控制感染是治疗关键,需使用敏感抗生素并解除梗阻因素。
4、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输尿管肾盂连接部狭窄或重复肾畸形等发育异常可导致尿液引流不畅。这类患者多在儿童期或青年期发病,超声检查可见肾盂形态异常。治疗需根据畸形类型选择输尿管成形术或肾部分切除术。
5、肿瘤压迫:
盆腔肿瘤或腹膜后肿瘤压迫输尿管上段可引起机械性梗阻。患者可能伴有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CT检查可明确占位性病变。治疗需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手术切除或放化疗,同时解除尿路梗阻。
尿道上段结石梗阻伴肾积水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等。适度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移位引发绞痛。出现发热、持续腰痛或无尿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肾积水程度变化,长期梗阻可能造成肾功能不可逆损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